Q优692
审定编号:黔审稻20220006
品种名称:Q优692
申请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Q6A×黔恢692
特征特性: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为151.8天,比对照F优498晚熟0.8天。株高116.9厘米,株叶型较好,茎秆较坚韧;叶色绿,剑叶挺直。分蘖力中等,长粒型,后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4.6万。穗总粒数为215.5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7.6克。经品质检测:出糙率78.6%,精米率66.6%,整精米率54.9%,垩白粒率11%,垩白度5.0%,粒长7.3毫米,长宽比3.4,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碱消值级7.0,透明度1级,达部标3级;食味鉴评75.79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耐冷性鉴定表现为“较弱”。
产量表现:2019年省区试迟熟组平均亩产682.96千克,比对照增产6.10%;2020续试平均亩产661.28千克,比对照增产2.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72.12千克,比对照增产4.04%,增产点率75%。2021年生产试验687.8千克,比对照增产4.43%,增产点比例1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在贵州省内于清明节前后播种,秧龄30天~50天为宜。育秧方式可采用薄膜拱棚水、旱育秧或两段育秧。2.合理密植,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栽插方式,每亩1.2万~1.5万穴,每穴2粒~3粒谷秧,保足基本苗。3.科学施肥,以基肥为主,注意分蘖肥和穗肥的施用。4.病虫害早防早治、预防为主,在水稻生长的全生育时期注意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防控。5.及时抢晴天时收割晾晒,90%以上的谷粒黄熟就可收割。
审定意见:适宜贵州省迟熟籼稻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