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直属单位 » 水稻研究所 » 项目与成果

我所贵丰优93等5个新品种2025年通过审定

发布时间: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品种简介

定意见:适宜于贵州省早熟籼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黔审稻20250002

品种名称:明芗优月牙香占(区试名称:明香优127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万亩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明芗A×月牙香占

特征特性:早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为159.8 天,比对照香早优2017 晚熟2.4 天。株高98.2 厘米,株叶型较好,茎秆较坚韧;叶色绿,剑叶挺直;叶鞘、叶缘无色。分蘖力较好,亩有效穗 18.9 万。穗总粒数为172.4 粒,结实率78.0%,千粒重26.6 克。长粒型,颖尖无色、无芒、后期转色好。经品质检测:出糙率80.4%,精米率 70.7%,整精米率69.6%,垩白粒率7%,垩白度 1.5%,粒长7.0 毫米,长宽比3.3,胶稠度75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16.6%,碱消值级 7.0,透明度 1 级,达部标 2 级;食味鉴评 85.51 分。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耐冷性鉴定表现为“较弱”。

产量表现:2023 年省区试早熟组平均亩产 630.2 千克,比对照减产1.06%2024 年续试平均亩产 689.2 千克,比对照增产 5.3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59.7 千克,比对照增产2.16%15 个试点8 7 减,增产点率53.3%202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3.8 千克,比对照增产11.37%,增产点率8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在贵州省一般于4 月上中旬播种,采用盖膜湿润育秧、温室两段育秧、旱育秧等技术均可,培育多蘖壮秧。2.合理移植:秧龄期为30 天或5 叶龄左右。中等肥力田块每亩定植1.2-1.5万蔸左右。可采用宽窄行(窄行5-6 寸,宽行9-10 寸,株距5-6 寸)或者宽行密株(宽行8 寸,株距5 寸)均可。每蔸插2 粒谷秧。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每亩使用复合肥25 千克,移植后 7 天施尿素10 千克,抽穗前施钾肥10-15 千克。成熟期不要晒田过早。4.注意防治病虫害,重点预防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主要使用,三环唑、甲维盐、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药剂。5.适时收获:一般在抽穗35 天左右收获,确保稻米品质和香味。

审定意见:适宜于贵州省迟熟籼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黔审稻20250008

品种名称:T 香优黄金占

:贵州水稻研究所

者:贵州万亩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T A×黄金占特征特性: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为151.0 天,比对照晚熟2.0 天。株高115.4 厘米,株叶型适中,茎秆较坚韧;叶色绿,剑叶直立;叶鞘、叶缘无色。亩有效穗14.5 万。穗总粒数为196.0 粒,结实率82.4%,千粒重 28.7 克。长粒型,颖尖色、穗上部有短芒,后期转色好。经品质检测:出糙率80.3%,精米率70.0%,整精米率68.3%,垩白粒率8%,垩白度 1.5%,粒长 7.0 毫米,长宽比 3.3,胶稠度 72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6%,碱消值级 7.0,透明度1 级,达部标2 级;食味鉴评81.17 分。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耐冷性鉴定表现为“较强”。

产量表现:2023 年省区试迟熟组平均亩产 663.0 千克,比对照增产1.62%2024 年续试平均亩产 664.1 千克,比对照增产 1.9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63.6 千克,比对照增产 1.80%20 个试点 12 8 减。202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1.1 千克,比对照增产4.25%,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在贵州省一般于4 月上中旬播种,采用盖膜湿润育秧或者旱育秧等技术均可,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期为35-40 天左右。中等肥力田块每亩定植1.2-1.5 万蔸左右,每蔸插2 粒谷秧。可采用宽窄行或者宽行密株均可。3.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一般每亩使用复合肥25 千克,移植后7 天施尿素10 千克,抽穗前施钾肥10 千克。成熟期不要晒田过早。4.注意防治病虫害。5.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适宜于贵州省迟熟籼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黔审稻20250010

品种名称:广和优99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超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兆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广和A×黔恢99

特征特性: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为147.2 天,比对照早熟2.4 天。株高 123.7 厘米,株叶型较好,茎秆坚韧;叶色绿,剑叶挺直;叶鞘、叶缘无色。亩有效穗18.2 万。穗总粒数为188.4 粒,结实率86.4%,千粒重 27.9 克。长粒型,颖尖无色、无芒、后期转色好。经品质检测:出糙率79.7%,精米率71.0%,整精米率68.9%,垩白粒率28%,垩白度5.8%,粒长7.1 毫米,长宽比3.3,胶稠度75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5%,碱消值级 3.5,透明度 1 级,食味鉴评 82.05 分。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耐冷性鉴定表现为“强”。

产量表现:2023 年省区试迟熟组平均亩产 662.9 千克,比对照增产0.35%2024 年续试平均亩产 675.7 千克,比对照增产 4.0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669.3 千克,比对照增产 2.17%21 个试点 18 3 减,增产点率达86%202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1 千克,比对照增产7.16%,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在贵州省一般4 月上旬播种为宜,根据种植地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育秧方式,苗床应选择土壤疏松、向

阳、肥力好、水源方便的田块,一般播种量 20-30 千克/亩,二叶一心时可施尿素千克/亩作断奶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40 天左右移栽大田,栽插密度1.2-1.5 万穴/亩。科学肥水管理。重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氮肥作底肥、分蘖肥施用,各占总施氮量50%,抽穗期可视生长情况少量施用穗肥,以氮、钾肥为主;前期浅水促分蘖,中期适时晒田控无效分蘖,后期干湿交替、湿润壮籽。加强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应加强对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地下害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适宜于贵州省迟熟籼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黔审稻20250011

品种名称:贵丰优93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遵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育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贵丰108A×黔恢93

特征特性: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为150.5 天,比对照晚熟0.5 天,株高 118.4 厘米,株叶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绿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8.1 万。穗总粒数为209.2粒,结实率79.5%,千粒重27.2 克。长粒型,颖尖无色、无芒、后期转色好。经品质检测:出糙率80.2%,精米率70.0%,整精米率64.6%,垩白粒率 18%,垩白度 3.2%,粒长 7.1 毫米,长宽比 3.3,胶稠度 62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17.7%,碱消值级 6.0,透明度 1 级,达部标 3 级;食味鉴评82.4 分。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耐冷性鉴定表现为“强”。

产量表现:2023 年省区试迟熟组平均亩产 662.4 千克,比对照增产0.27%2024 年续试平均亩产 676.5 千克,比对照增产 4.1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669.5 千克,比对照增产 2.20%20 个试点 14 6 减,增产点率70%202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5.5 千克,比对照增产7.74%,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1.清明节前后播种,播种前晒种、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亩用种 1-2.0 千克。2.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两段育秧,旱育秧秧龄不超过25 天、两段育秧秧龄不超过60 天。3.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每亩1.5-2.0 万穴,随海拔升高或肥力降低增加种植密度。4.科学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结合科学管水,够苗晒田,干湿壮籽,做到苗足、苗健、穗大、粒重。亩施底肥占总施肥量的60%,移栽 7 天后亩施分蘖肥尿素8 千克,孕穗期亩施尿素5 千克、氯化钾8-10 千克作穗粒肥。5.综合防治病虫害。在苗期、破口期、齐穗期加强稻瘟病、纹枯病防控;分蘖期、孕穗期加强稻飞虱、螟虫、防控。6.适时收获、晾晒、入库。

审定意见:适宜于贵州省迟熟籼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黔审稻20250012

品种名称:黔粳19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者: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大粒香/B3979

特征特性:常规粳稻。全生育期为164.2 天,比对照晚熟4.0 天。株高114.5 厘米,株叶型适中,茎秆较坚韧;叶色淡绿,剑叶半直立;叶鞘、叶缘绿色。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 17.6 万。穗总粒数为128.8 粒,结实率77.7%,千粒重33.5 克。长粒型,颖尖无色、无芒、后期转色好。经品质检测:出糙率83.5%,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9.9%,垩白粒率10%,垩白度 2.0%,长宽比 2.5,胶稠度 72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17.7%,碱消值级 7.0,透明度 1 级,达部标 2 级。食味鉴评 80.05 分。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

产量表现:2023 年省区试粳稻组平均亩产 512.3 千克,比对照增产2.81%2024 年续试平均亩产 508.3 千克,比对照减产 4.7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0.3 千克,比对照减产0.97%12 个试点7 5 减,增产点率58.4%202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0 千克,比对照增产0.4%,增产点率66.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一般在 4 月上旬播种,播前晒种,强氯精浸种10 小时,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亩栽1.6-1.8 万穴,每穴2-3 株。肥水管理:肥料上采取“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增施钾肥,减施氮肥,结合科学管水,前期浅水促分蘖,够苗晒田,干湿壮籽,黄熟期断水落干促进谷粒黄熟。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等虫害,病害方面

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适时收割:当95%的谷粒黄熟,抢晴天及时收获、晾晒、入仓。


有合作需求单位可联系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联系方式:0851-83763727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