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包县专家田间开课,抗灾良方保障水稻丰产
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县水稻田间积水、病虫害风险加剧。为最大限度降低汛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国家水稻产业体系、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组成“科技包县”专家团,深入黔南州三都县、黔东南州从江县、天柱县、三穗县等汛情重点地区,开展“一县一团”精准指导,提供田间管理技术支撑,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6月24日发生汛情灾害以来,由国家水稻产业体系、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分赴天柱县渡马镇、高酿镇、三穗县长吉镇、瓦寨镇、从江县贯洞镇等地,实地调查稻田受灾情况,开展应急技术指导。针对河谷等低洼地势受涝田块,提出“排涝降渍+叶面肥喷施”快速恢复方案;在天柱调查发现钻心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发生严重,出现世代重叠,抗药难防等问题,提出更换农药,使用内吸助剂,做好预测,抢抓低龄幼虫期联防联治的绿色防控技术;对三都县中和镇因淹水发生水稻基腐病的田块,提出排水露田,使用杀菌剂防治后及时增施钾肥,提高抗病性等综合技术;根据夏季暴雨后会立马出现高温天气的经验,提出各地同时警惕纹枯病,稻飞虱暴发,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7月3日,来自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科技包县”专家团成员杨占烈研究员、江学海研究员与三都县农业农村局张敏、段德芳、罗群等农术员到中和镇、大河镇开展水稻防汛救灾和中后期管理技术培训,这是专家团第四次通过“集中培训+田间观摩”形式开展指导服务,重点讲解了涝害抗灾、水稻孕穗期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控等中后期管理技术,发放技术明白纸,对提供的新农药现场讲解了配制及喷雾方法。
依托“科技包县,一县一团”机制,每个县配备由水稻育种、栽培、植保专家组成的服务团,在水稻育秧、移栽、分蘖、孕穗和突发灾害等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下沉田间,在各县的主要稻区,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生产难题。除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外,科技包县专家服务团还帮助各县建立技术培训与交流网络,推广主推技术,精准及时解决技术问题,增强农田抗灾能力和种植管理水平,确保完成本年度整建制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