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岑巩试验田: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持续推进水稻育种创新
黔东南州岑巩县的水稻试验基地,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科研团队已扎根多年,持续开展育种攻关。近日,由省科技特派员周乐良、龙江辉、陈重远和水稻所科研人员伍祥、王际凤等组成的科研团队,正有序进行水稻新亲本材料的测交配组试验及新组合制种工作。他们通过科研实践,致力于选育突破性水稻新品种,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岑巩县作为贵州省水稻制种核心区域,具备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与成熟的制种经验。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选择在此建立长期试验点,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光温资源、隔离条件和丰富的制种经验,高效推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本次工作的核心目标在于:系统筛选具有优良农艺性状,如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水稻新亲本材料及潜力新组合,为后续品种定向改良提供关键种质基础。通过严谨的测交配组与制种试验,研究人员得以深入解析目标材料的遗传特性与田间生产性能,为培育突破性水稻新品种积累科学依据。
其中,新亲本材料的测交配组试验是种质创新与亲本评价的关键步骤。科研人员将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系统鉴定(包括田间性状观察与数据分析),筛选出基因型优良、配合力高的材料,为育种储备核心亲本资源。新组合试制种试验,则重点评估新组合的制种产量潜力及其特征特性表现,为新组合能否进入后续区域试验和大面积制种推广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近年来,依托岑巩县试验基地,通过系统性试验,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已成功选育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如“T香优557、香两优619、香两优贵福占、兴两优578、明优月牙香占”等。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或抗逆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目前这一系列品种已经进行了转化应用,正在为贵州优质稻生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