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丨丰产与优质兼得 贵州水稻新品种展现广阔应用前景
“经专家组到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试验基地,对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泰丰优79、兴两优578和露优330等进行测产,结果显示:“泰丰优79亩产814.05公斤,兴两优578亩产803.85公斤,露优330亩产896.08公斤……”
专家组对优质稻进行测产。
9月6日,秋高气爽,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贵州省水稻所种植的优质稻进行了测产,测产专家组组长、省农业农村厅夏忠敏研究员现场宣布了这一测产结果。
金秋时节,试验基地稻浪飘香,穗粒饱满,呈现一派丰收景象。测产专家们按照要求,实地查看了水稻田间长势,选取了3个代表性新品种进行产量测定,经过实地收割、面积测量、稻谷称重、去除杂质、水分测定等程序,经过折算,最终得到实际亩产。
种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据了解,此次测产的优质高产稻品种泰丰优79、兴两优578及露优330,由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助力贵州实现了种质资源利用的突破,长势良好。
优质高产稻品种泰丰优79。
“目前贵州自育水稻品种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品种的丰产特性和优质特性难以兼顾,这几个新品种的稻米品质都达部颁优质一级或优质二级,丰产性也好,在贵州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测产专家、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曾涛表示。
“为突破贵州省水稻种业芯片短板,水稻所重点围绕水稻骨干亲本创制、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3个方面协同发力,培育出的泰丰优79等3个优质稻新品种被列为主导品种,多项水稻种植技术被列为全国和贵州省主推技术,为全省粮食产能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敏介绍说。
专家组对优质稻进行测产。
据了解,贵州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始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使命,积极引进和创制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等优良特性的水稻新种质资源,不断丰富遗传育种材料库。“十四五”以来,水稻所选育并通过审定30余个水稻新品种,如香两优贵福占、T香优557、香两优619、筑香19等,这些品种在适应性、产量潜力和品质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为提升水稻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品种支撑。(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